翻譯社半世紀前名字慘遭移花接木的譯者,該是還他們公理的時刻了。她將研究效果出書成書「翻譯偵察事務所:解密!台灣戒嚴期間翻譯怪象大公然」。
翻譯也有轉型正「譯」!台師大翻譯研究所傳授賴慈芸,花費5年心力,破解50則台灣的「偽譯」懸案。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台灣,有能力從事中文翻譯的人材不多,加上「投匪」、「陷匪」的譯者之作,不能名正言順地泛起在書店翻譯出書社或基於文化任務、或便於行事,將曾在對岸出書的舊譯易「名」改裝、新瓶裝舊酒重新出書,構成戒嚴時期的翻譯怪象翻譯
為什麼戒嚴時期台灣書店販售的很多世界名著,譯者都是「吳明實」?因為其時很多譯者深陷「匪區」,在台灣成忌諱翻譯出書社將其譯作的譯者名改成「吳明實」,乃「無名氏」之意。
這套美國文學叢書馬上成為燙手山芋。
於是在徐遲等人在不知情狀態下,共用「吳明實」此一「筆名」出書譯作。譯者都在大陸,如果用真名出書,豈不陷他們於危險?費正清又與國民黨交惡、所有譯者皆「附匪」,在台灣也不克不及用真名。偽造譯者最早的始作俑者,竟是代表美國官方的美新處。
美國作家梭羅在台灣最知名的譯本,就是「吳明實」譯的「湖濱散記」。
經由賴慈芸查證,這些作品的真正譯者是徐遲、吳岩等大陸譯者,卻共用「吳明實」這個化名。這位「吳明實」翻譯的著作可多著,還包羅「小城故事」、「夏季煙雲」、「浩浩前程:論民主」等。圖/蔚藍文化供給
1956年國防部出書的「伊索寓言新解」,通篇都反共。圖/湛藍文化供給" title="「翻譯偵探事務所」解開台灣戒嚴時期的翻譯實情。圖/湛藍文化提供"> 賴慈芸也發現不少「超譯」的趣事。在「狼與小羊」中,譯者寫道「共產匪徒,正如一群潑辣的豺狼,對于自己的火伴和人民,也和虎豹對于小羊一樣」翻譯翻譯「驢和蚱蜢」時,則加上「共匪的騙人,正如蚱蜢騙驢子一樣... 只有蠢如驢子的人,才會相信共匪」翻譯 賴慈芸考據,「湖濱散記」等書的背後推手,是知名漢學家費正清。沒想到1949年上半年剛推出第一系列、下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便成立翻譯中美成了對峙陣營,美新處撤出大陸翻譯翻譯據她統計,今朝查出為剽竊本的譯本近1500種、遭冒名頂替的譯者近400人。
文章來自: https://udn.com/news/story/9/2210802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