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文翻譯

*泰安宮媽祖廟:「茄苳媽」據傳是由中國大陸福建湄州一商人來台閒遊至茄苳街,將攜有湄州天上聖母金身乙尊之負擔暫置於古井上,欲脫離時,卻沒法請起,方知天上聖母已覓得龍穴吉地,爾後豎立寺院,取名為「泰安宮」。

*後壁火車站:是傳統的木造建築,在臺鐵縱貫線屬於三級車站翻譯建立於光緒28年(西元1902年),後因民國30年的嘉南大地動致站房傾斜,1943年改建為現有樣式,外觀為魚鱗板,基座是洗石子,是日治期間典型的木造車站。

7.佳香美食館:菁寮村(菁寮)21號,連冠昌,德律風(06)6621200,手機0911972720,創始於連樹生夫婦,,再轉由大兒冠昌掌廚,一~二樓餐廳寬敞,雅致完美,附設卡拉OK,包廂,適家庭,公司,集體宴會用餐,有海鮮,台菜,川菜,摒擋,特點小吃,迎接整體辦席訂位及外燴預約.

8.梅鳳飲食店:墨林村(菁寮) 346~10號,葉惠美,德律風:(06)6623037.由葉老師長教師在1953年創建,至今有54年,具有道地台灣口味,特色小吃風味餐,可單點及合菜,迎接您預約辦席及外燴.

9.黃家古厝:菁寮村(菁寮)39號對面,黃宅古厝位在菁寮村,常人稱做西洋樓仔,為一座融合傳統與西洋氣概的建築物。起造人為黃爐及黃水順(首屆庄長)兄弟,黃宅立面屬二落正身五間起,兩側對稱翻譯正面有雙柱式造形及洗石子的山形牆,牆額上有雙排文字,上為黃氏堂號「紫雲荔園衍派」,下「AD1928」為西年的建築時候,「JD2588」是日皇年月(昭和3),而「Shinj Yun Kow.」係黃氏店號「黃振順」(日本音拼音)之意。兩側間則都是八角凸出式廳堂,側間正面也作山形牆,後側則是情勢較簡約的雕欄。屋之後面亦作山牆形,其左上書寫黃姓本籍「江夏」,右上書寫黃氏店號「振順」,文字旁並有藻飾。黃宅建築耗資那時20甲 農地的經濟價值興修,主體建築面積有300坪 。前後院亦相當寬闊。

10.後壁鄉農會冠軍米的田園~後壁村97號‧訂購電話:(066361844(本會供銷部), 傳真:(066329502,網址:http://order.net.tw/order.asp

23.阮家古厝:菁寮老街墨林村(菁寮)191號,德律風(06)6621261,阮齊主人,菁寮阮家店舖型古厝~金德興藥舖,推估建於清乾隆高宗年間,約有二百四十年的歷史。西元1910年由嘉義縣鹿草頂潭拆移遷建至後壁菁寮。本建築物屬於街屋情勢之建築,其具閣樓情勢,在台灣實屬稀少性,且具特別性。

    菁寮與「墨林」名稱沿革:清代時屬鹽水港廳下茄苳北堡,由於此地人民大都栽種「青仔」(一種染料樹),因產量豐富,人民生活得改良,為促使通俗種植是以取名「青仔寮」。當地的藍染工藝,發源甚遠。靛藍織染,不僅供應了染料商品,隨之成長的彩紋圖騰,更宣佈了產業文化的降生翻譯光復以後,本村則以“三角藺草”編織為農村副業。庄內廣行草編,一時蔚為盛事。日據時期將青仔寮「菁寮庄」分成七堡,光復後重新劃名,七堡抽籤,抽中者利用原名,其餘自行定名。菁寮村即為榮幸者,而墨林村則由那時阮謙師長教師,就本地人材出眾,取名墨林村(詩人林立之意)「後村: 緊鄰八掌溪河畔,昔日私家製糖之草寮林立,又位處「菁寮」聚落以後,因此得名 .

 無米樂田園的餅(黃永全0931033700)~手工台客袋(06-6621272)

12.三角藺草:殷村長莳植,光復今後,菁寮墨林社區以「三角藺草」編織為農村副業。庄內廣行草編,一時蔚為盛事。遷延至今,雖然藍染、藺草等傳統工藝,早已磨滅身影,但這段往事,仍存於村內老一輩人士心中,成為聚落發展進程裡的集體記憶。(柯師長教師家對面藺草田)

13.徳馨宮:墨林村(菁寮農會邊)321號,德馨宮早於1900年,由黃浩,莊以蒞等多位仕紳,提議立祠事神,由諸羅縣城內教場武廟,分香雕金身,暫厝黃萬裕宅,數年後,蓋茅草竹屋再供奉文衡聖帝,姜府千歲,清水祖師,楊六使等多尊大神,並懸額題名「德馨宮」,1929改建磚屋,經數年,日皇天威強行粉碎全台古刹,「德馨宮」亦神毀廟倒,1947年至1962年莊長溪村長,阮謙,黃添丁等仕紳陸續提議重建,1986年因磚牆龜裂重建,198912月竣工,破費960萬元,現恭奉天上聖母,關聖帝君,清水祖師,岳府千歲,姜府千歲,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等眾大神。

14.墨林文物館:墨林村(菁寮)217號,殷獻政村長積極以文化資產保留幾經調和,終在公元2000年獲菁寮大夫~重仁診療所梁耀明師長教師的子嗣全力撐持下,成立了墨林農村文物館翻譯內部蒐藏數百件診療所醫具,和其時梁醫師全家居住在此四合院的生活點滴的懷舊器具,及菁寮墨林聚落,初期藍染與藺草編織田園的農村文物。

15.殷煌明伯手工棉被:墨林村(菁寮)211號,電話(06)6621236,隆泰棉被店的主人,等于無米樂記載片的主角之一煌明伯,(2006年榮獲榜樣父親),有47年手工棉被的經驗,每條棉被皆是煌明伯手工精心打造,窮冬入夜溜進手工棉被裡,讓人暖和到天亮,接待您訂購.

16.北勢老街:菁寮老街,後壁鄉「菁寮」曾是八掌溪沿岸最榮華的聚落,俗稱「北勢街」的古老街屋等于最熱鬧的商店街,亦稀有家「酒家」「查某間」「販仔間」「漢藥舖」「傢俱店」「美容院」「自轉車店」「布行」「鐘錶店」「棉被店」「撞球間」集合於此,顯見此地的高經濟能力,經過七十~八十年事月的演化;當地古老街屋可為歷史做見證。

17.黃崑濱冠軍米:菁寮村52號,電話(06)6621442,自從2005年播出無米樂紀錄片今後,全台灣人入手下手關心種田老農的問題,對無米樂的主角崑濱伯伉俪的恩愛,趣味的糊口,很讓人憐愛,及崑濱伯匹俦的敬業種出好米的精力,更讓人敬佩,特別在2006年第四屆冠軍米王得主就是「無米樂」的主角崑濱伯伉俪翻譯讓全台灣人為之恭喜‧更可喜的是,在2007年又得到全國十大圭表標准農人,崑濱伯激昂大方捐出冠軍米義賣所得100萬元,和圭臬標准農人獎金,給台南縣無米樂提升稻米品質增進會,真是菁寮之光,更是全國之光.(得獎的台農七十一號是台灣土生土長的「益全香米」,也是米商口中的「台灣國寶」翻譯「台農七十一號,是郭益全傳授研試配種,用台四號與日系絹光米連系育種」,迎接您訂購.

18.兩美理髮廳:菁寮村(菁寮) 51 號,德律風(06)6621818 1938年由許老先生到許正義師長教師接辦,至今經營了老理髮店有69年,夫妻理髮技術一流,今朝店內有一座老式皮製,退去風華的骨董理髮椅,和製作鵝毛耳挖子的絕活,風靡全台灣,乃至到日本,人稱「新聞仔」,崇高不貴一枝70(可用上幾十年).接待您訂購.

19.和興冰菓部:菁寮市場菁寮村(菁寮)46號,電話(06)6621877,黃漢津師長教師經營了70年的老冰店,在菁寮居民的口裡,永久是最甜美的,最道地的冰品:有紅豆牛奶冰、雞蛋牛奶冰、花生牛奶冰、香蕉冰、純冬瓜茶、品嚐過的旅客,真會讓您相當懷念.接待您訂購,冷藏宅配.

20.黃家木造街屋:菁寮老街菁寮村(菁寮)58~64(六間),德律風 (06)6621985,台南市成功國小黃振恭校長老厝,一整排的木造街屋,曾租賃經營「鐘錶店」「棉被店」「美食店」,反映著菁寮北勢老街昔時30-50年的商業繁華風光,今朝由在民國81年獲得,台南縣圭表標准母親的黃媽媽守護著老家,很讓大師所讚賞.

21.莊幸和醫師老厝:菁寮老街墨林村(菁寮)194號,德律風(06)6872288,老厝現由90歲莊媽媽守護著(1977年莊嘉祿先生榮獲榜樣父親,1978年莊媽媽榮獲圭臬標准母親表彰),莊媽媽當年茹苦含辛養育36女至功成名就,兩男當醫師,一男留美經商,六女皆是為人師表,成績不凡,造福鄉里,菁寮聚落的學子,大部份皆是莊教員的學生呢!莊幸和醫師骨科外科診所,在本鄉「後壁村」執業‧

22.進成自轉車店(社造文史工作室):菁寮老街菁寮村(菁寮)67號,電話(06)6621272,由黃添丁先生創業經營,至二兒子黃協成接辦,1926年至今有81年月的老自轉車店,初期一輛約50元的台南嫁奁品,到如今2000多元價值的農村副業產品,協成爺爺守護(販仔間)老厝及傳統身手的歷史進程,值得好好咀嚼.協成爺爺的二兒子黃永全(手機0931033700),創建社造文史工作室,從事為農村社區文化參觀成長而盡力,規劃了無米樂農村一~二日遊套裝行程.迎接預約來無米樂的故鄉之旅,宅配訂購:台灣老農新舊腳踏車及台客袋。

  

「後壁鄉」在明鄭時期屬承天府天興縣翻譯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設台南台灣府,下設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後壁鄉屬諸羅縣,那時尚是荒蕪之地,雍正年間設廳,改屬鹽水港,後來屬嘉義廳的庄堡合稱「後壁庄」翻譯台灣光復後設置「後壁鄉」。

11藍染植物:(柯師長教師家花園),墨林村(菁寮) 319號,青出於藍話菁樹(野木藍)-歷史產業(染布):話說在清朝,菁寮村一帶,盛產染布原料的植物,菁寮人稱為「染布青仔」,其時的染布草寮,櫛比鱗次,因此這裡才被稱為「青仔寮」菁寮。由此可知染布是其時賴以為生的產業,也是一種奇特的工藝技術翻譯

「後壁鄉」位處台南縣最北端,東迄白河鎮、西與鹽水鎮相接,南隔急水溪昆鄰新營市與東山鄉、北面則以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義竹鄉相望翻譯境內地勢平展,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之狹長平原,總面積約71.20平方公里翻譯由於具有豐富的水資本,遍植水稻,是嘉南平原的穀倉,其耕地面積達三千五百多公頃居全台之冠翻譯         

 

黃永全履行長~旅遊計劃導覽社區文化(0931-033-700)

「蘭麗香米」:95年本會良質米比賽冠軍及95年全國良質米冠軍(台農71號),香味似芋頭而濃郁宜人,是今朝稻米市場最取得大大都消費者認同與青睞,台農71號穀粒大而豐滿,糙米外觀良好、米粒透明度佳,在食物評方面與台梗9號米飯品質不分軒輊翻譯

無米樂老家~台南縣後壁鄉菁寮庄~黃永全景點介紹0931033700

古宅為閣樓式建築,佔地不大,建築面積僅 三十六點六坪 ,其整體建造完全由精密切割的木窗、樑柱、斗拱,模糊可見當年的風姿,牆壁精彩的雕飾、彩繪層次清朗,是縣內少有的古建築翻譯當時以市值 三甲 良田金額購得。

24.荷蘭年代古井:菁寮村130號,有 五米深的泉水,據村民口述:菁寮老街轉角處,此老井在荷蘭時期所鑿,至今已有約300多年,在地居民皆靠此天然純淨的水質,贍養一代接一代,當時的媽媽們,背著小孩也在此看成洗衣場,過了幾十寒暑,現在蕭瑟的古井邊,所撒播的故事,永久深藏在老阿嬤們的記憶裡.

25.李連春局長家:墨林村(菁寮)235號,「李連春」曾任台灣省合作金庫理事長,台灣省食糧局長,國策垂問,對改良稻米栽培技術,提高品質,增添產量,抑制米價,不亂物價及米糧發賣日本進獻極大.

26.梁家老碾米廠(義昌米廠):墨林村(菁寮)243號,從梁新義老師長教師經營約20多年,至第二代梁乃文師長教師接辦60多年,有80多年碾米的風光歲月,固然目前已停業,但開放參觀的米廠,仍然可看出高級檜木構造,和日製的機械,得以保留至今,昔時最豐收的季候,一天以碾米量50006000台斤為主.

27.黃保正家:廍村黃家1913年興建屬「正身五間起」三合院,日據時代保正(村長)黃東波師長教師的家,目前後代子孫仍棲身中.

28.正心堂:凝集廍村社區意識,文化以宗教及農業為特點,庄廟「正心堂」,設有社區舉動中間,更是居民宗教崇奉及農閒休憩之主要場所.

29.黃文林伯與老牛:廍村66-10號,德律風:06(6621713)廍的18歲老牛與文林伯,在無米樂的紀錄片中表演相當出色,任勞任怨的老牛,與文林伯的辛勤耕種,成為正台灣牛最好的寫照,固然也感激在社區營建中,來農村坐牛車,吃割稻仔飯,將牛車當飯桌,文林伯與老牛做了最成功的推手

30.石敢當:廍村緊鄰八掌溪河畔,早期碰著颱風天,河水高漲,為之氾濫,經常覆沒村子,地盤流失,財產不保,所以在1903年,由黃天賜慈善家在溪畔豎立「石敢當」,為村庄地輿風水鎮煞,水道隨即改道,讓村庄財產人命得以保障.

「菁寮」聚落乃是帶動「後壁鄉」發展之源頭.1919年「菁寮信譽組合」,「菁寮北勢老街」,1911年創立「菁寮國小」,1952年的「菁寮戲院」皆是代表後壁鄉,最早的金融營業,商店街商圈,學校,文娛場所,整條「嫁奁老街」的榮華氣象,熱烈不凡,乃至稀有間的「酒家」,「查某間」,「販仔間」,「美容院」,「傢俱店」,「布行」,「輕便車道」,「自轉車店」等等高經濟能力,可做見證.

「蘭麗米」:第1屆全國良質米冠軍品種(台梗9號),米質優良、食味極佳且耐貯存,白米晶瑩剔透、米飯香甜可口,可說是「全台最好的良質米」。

1.上帝教堂:墨林村(菁寮)294-1號,呂天恩神甫,菁寮上帝堂完工於19601018,由在1986年取得建築界最高聲譽的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德國名建築師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hm)所設計。據了解,這是天主教以募款體例所建的教堂。三角錐體的金字塔造型和金屬鋁板的建材,聳立在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中,與傳統樸素的街屋及三合院民宅,構成強烈的比較,相當搶眼,成為當地一個明顯的地標。教堂建物可分為四部份:鐘樓、浸禮堂、聖殿、聖體宮,都是陡峭角錐尖頂造型,傳說造型來自於農田間的稻草堆及草寮;四個頂尖處各有一代表性的飾物:雞、鴿子、十字架、皇冠翻譯走進教堂內,紅色門框的落地門窗與家具等本土意象在這座西方教堂的建築語彙中,依然和諧地融於一體。長方形的空間有著八角形聖堂,一大一小的尖塔與聖水池宣示出教堂建築,但室內在落地門窗打開後與田園風光亦可連成一片。是台南縣境內最具鄉土趣味之聖堂翻譯附屬「聖方濟各教會」

2.墨林親水公園:墨林村(菁寮國小正對面),親水公園的再生,歸功墨林村長殷獻政和雲科巨匠生合作,獲文建會補助,913月完工,但願透過水邊生態環境的體驗,增強學童對家鄉的藍染及三角藺草草編的傳統身手認識,傳承珍貴的文化資產。墨林村親水公園結合周邊的人文、歷史和古厝建築物異常有成長潛力。墨林村得天獨厚,具有雄厚的水資本,哄騙獨有的水文石頭和植物搭配人文造景的小橋,堤岸具有戲水休閒和教育的特點是黉舍生態教學的活教材。

3.4.5菁寮國小:墨林村(菁寮)282號,德律風(06)6621271,翁程祥校長,菁寮國民小學是後壁鄉內創設最早的學校於公元1911年〈民國前一年〉草創,迄今雖經歷屢次的改制和改建,校園仍保有古樸的風貌,日式舊辦公廳、禮堂至今保存無缺,特殊是校區後面操場東、西、南三側近五百棵的桃花心木林蒼蔥蓊鬱、綠意盎然,其間置有各項體育器材和校友捐建之庭台,營建出溫馨宜人之校園氛圍。校內的數百棵桃花心木是五十年前由那時的全校師生一鋤一鏟所栽植的,現在綠樹成林,滿園新綠。每一年開花後,隨風飄送的細黃花瓣雨令校園呈現如畫之景,而桃花心木特別的換裝工夫,亦是另外一令人驚嘆不已的特技翻譯每一年三月至春假前,樹上的葉子敏捷落光,枝葉成微禿狀,又在極短的時候內冒出新綠,轉眼間滿林翠綠、青綠、深綠,直教人如旁觀一場大地魔術秀。安步在林間,腳踩下落葉的沙沙聲,耳邊傳來各色的鳥叫蟲鳴聲,讓人彷彿置身於異國風情中。2. 歷史建築(11951年會堂(21956年辦公室(3)日治期間升旗台(獨缺鐵製旗桿,因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取下熔鐵製成砲彈兵器

6.芳榮米廠  後壁鄉頂長村1號 Tel(06)6622749  Fax(06)6623749  

稻米達人黃崑濱-第四屆全國冠軍米得主,率領全體契作成員,用最當真的耕種立場,配合傳承四代的芳榮米廠,古老純熟的碾米手法,粒粒精挑細選,顆顆豐滿晶亮,口感香Q滑嫩,是保護全家健康、平安的,您最好選擇.

阮宅的歷史蠻傳奇,它原先座落嘉義縣鹿草鄉頂潭村,是某林家望族的祖厝,傳了三代,因家境中落,賣予後壁許遷,許遷運用拆遷手藝,將宅第搬遷至現址翻譯後來許家亦式微,轉賣與阮家,目前古宅的主人為 阮齊 師長教師。

 滿臉皺紋的老農,一望無際的稻浪,照映著傍晚的夕陽,交錯出一幅與世無爭的田園之樂,淳樸的農民,搭配時期的轉變,接管專家的練習,以極新的觀念,專業的栽培技術,一步一腳印地記載著生產進程,用在地人的情緒,培養出符合現代人需求-平安、健康、口感佳的好米,活化您的健康生活品質.

 

「後農米」:台南11號,米粒外觀精良、食味佳,透明度精良,親信白少,完全米粒高、食味佳。



本文引用自: http://blog.xuite.net/cnlceramists/twblog/146489970-%E7%84%A1%E7%B1%B3%E6%A8%82%E6%97%85%E9%81%8A%E6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公司02-77260932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全站熱搜

    joannm5l3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